最近,一则新闻不知道是否引起的大家的关注。新闻如下:
关于ZK-rollups零知识证明技术是什么呢?
老腾先从一个事件给大家讲起,17年出现了一款非常火爆的Dapp应用叫加密猫,加密猫曾造成以太坊主网大规模的拥堵,造成拥堵的原因是以太坊当时的TPS只有15,这意味着以太坊每秒只能处理15笔交易,如此低的TPS严重限制了区块链应用的大规模落地,所以有人开始研究区块链扩容的问题,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链上的TPS。但区块链扩容受到Vitalik提出的不可能三角的限制,不可能三角是指区块链系统设计无法同时兼顾可扩展性,去中心化和安全性,三者只能取其二。
这是一个很让人失望的结论,但我们必须知道,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边界,公链不应该做所有的事情,公链应该做它该做的事情:“公链是以最高效率达成共识的工具,能够以最低成本来构建信任”。作为共识的工具,信任的引擎,公链不应该为了可扩展性放弃去中心化与安全性。那么公链的TPS这么低,该怎么使用呢?我们是否可以将大量的工作放到链下去解决,仅仅将最重要的数据提交到区块链主链上,让所有节点都能够验证这些链下的工作都是准确可靠的呢?
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更精细化的分工,区块链的技术发展也是如此,在底层区块链(Layer1)上构建一个扩展层(Layer2),Layer1来保证安全和去中心化,绝对可靠、可信;它能做到全球共识,并作为“加密法院”,通过智能合约设计的规则进行仲裁,以经济激励的形式将信任传递到Layer2 上,而Layer2追求极致的性能,它只能做到局部共识,但是能够满足各类商业场景的需求。
zkRollup就是基于零知识证明的二层扩容方案(layer2)提高可扩展性的有效技术之一。所以才会有Polygon官方豪言壮志敢说出,“Mir团队构建的Plonky2 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以难以置信的 170 毫秒生成递归证明。这是迄今为止实现递归证明的最快速度。Plonky2 的出色性能使其成为构建兼容以太坊的 ZK 虚拟机的理想选择。最重要的是,plonky2 在以太坊上非常实用,在大小优化模式下有45kb的证明速度。”
Polygon是谁?干什么的?
也许您好奇了一口气拿出4亿美金在区块链世界还是个不容小觑的事件,接近25亿人民币的资金比x大地产还不上的短期债务都多,比一般中级币种的全天交易量都多好多倍,说Polygon可能大家不熟悉,但是提到它的代币Matic,想必大家应该有印象。
Matic作为Polygon的代币在今年年初1月份到5月份上涨了100倍!当然这在圈内可能有不少人都觉得无所谓了,但是,请大家注意,这是个主链币,是2019年发行的,而且不是夭币一样的突然拉盘,是持续上涨,而且经过持续的震荡后现在的价格也在2.3美金左右。它的价值在哪里?你还在什么也不管不顾的瞎买瞎玩吗?为什么没能在这个生态中尽享财富举杯畅谈诗和远方呢?
Polygon 以前叫MATIC NETWORK ,现在叫Polygon代币名称不变仍然叫MATIC ,2017 年的首次私募,作为以太坊的侧链,它把名字改了然后一飞冲天?显然不是。
我们来看以太坊扩容方案:
Polygon中文名叫多边形它的成功是因为它角色定位的改变 ,之前作为以太坊的侧链,它采用的是PLASMA的Layer2方案很显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,并没有取得成功,而V神主推的是Optimistic Rollups 的Layer2方案。
Polygon 改变角色定位变成了Layer2 的聚合器同时实现各种Dfie、NFT 项目在Layer2 之间进行跨链。
Polygon的发展史
项目初期得到 coinbase 、Ventures 种子轮资金投资
2019年在币安进行IEO
2020年5月份MATIC 主网上线
2021年2月升级为Layer2 的聚合器
2021年3月上线coinbase
2021年4月Polygon 推出了1亿美金的基金,只为打造Layer2 生态
2021年5月Polygon 网络部署的项目超过了80个(2年暴涨350多倍)
1、解决以太坊速出块慢区块确认时间长,带宽不够、TPS不够、GAS 费用高的问题。
2、一键生成自己的区块链络
3、安全层与以太坊并排运行,并提供验证者即服务的角色,为独立验证提供服务
4、打造一个安全独立控制跨链的开发平台
简而言之,Polygon提供了一个通用框架,允许开发人员利用以太坊安全性创建定制的,专注应用程序链,并提供一个可互操作的网络,将各种不同的扩展解决方案链接在一起,例如zkrollup,op-rollup和侧链,可玩性高。
从代币分布来看网络运营和系统生态建设占了很大的比例,项目比较注重生态系统的建设,总之一句话:得生态者得天下。
1、QuickSwap:(对标Uniswap)
锁仓量超12亿美元,24小时用户数超过2万人,与此同时,采用多链部署策略的SushiSwap锁仓量紧随其后。
2、DinoSwap(有点模仿BSC链上的PancakeSwap)
锁仓量3.5亿美元,24小时用户数约4000人,推出了“灭绝池”的概念,进入灭绝池的DINO将被销毁。该项目此前宣布完成 470 万美元融资,投资机构包括 DeFiance、Hashed、Spartan Group、DFG、Linkpad、ClusterVC NeptuneDao、Coin 98、Cinchblock、SVC、AngelDao、OKEx (Blockdream)、Kosmos、Synaps 和 Pluto VC,此外 Polygon 联合创始人 Sandeep Nailwal 及 Terra 联合创始人 Do Kwon 作为天使投资人也参与了本轮融资,虽然融资金额不大,但众多机构和投资人的背书值得关注。
3、IRON V2(算法稳定币和借贷,有点类似于Curve)
锁仓量4亿美元,24小时用户数约1200人。既然是V2,那么肯定有V1,Iron Finance的V1版本可以说是人尽皆知,在V1版本中,由于遭到挤兑,其治理代币TITAN从最高60美元跌至几近归零。随后,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锁死TITAN的总量、放弃TITAN的智能合约控制权,由此,TITAN从此前的算法稳定币治理代币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去中心化项目。在目前的V2版本中,治理代币的名称是ICE
4、SushiSwap 这个就不用说了,老牌的去中心化交易所,部署在Polygon 后如虎添翼。
5、至于NFT 这里就不赘述了,感兴趣的可去体验一下。
除了AAVE、SushiSwap、Curve、Balancer V2等上述提到的项目之外,Polygon网络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,比如DEX还有DFYN,收益聚合器Beefy、Polycat等。
而且,与Solana公链主打高性能交易不同,Polygon生态的项目多专注于社交、NFT等Web3应用。目前,Polygon的生态体系雏型也已经形成,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Polygon生态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原生应用将出现。
即便是ETH 2.0 也并不能提供高吞吐量 Dapps 所需的无限扩展性。最好的情况便是 以太坊的64 个分片(shard),每个分片有 50 个 TPS,那么所能提供最多的便是 3200 个TPS。从应用的采用率来看,预计需求会不断上升,拥堵问题将仍然存在。
然而,在ETH2.0之后,Polygon 的解决方案会更加稳健,在2020年饱受高昂Gas费困扰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。同时由于Polygon链的特性,Gas 费用越低,Polygon 链便可以在更短的间隔内将向以太坊提交节点。但难以确定的是,两三年后为以太坊提供扩容方案的会是百花齐放还是会一家独大。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趋成熟,能够提供成熟解决方案的技术团队会越来越多,Polygon还会面对更强劲的竞争对手,它的生态是否可持续,还需要继续观察。
本文中对于各个协议所作出的评价仅代表个人观点,区块链的投资世界是个高风险的区域,以上均只作为科普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另外,区块链项目的发展和变化十分迅速,我们也不应完全以当下产品的形态和进展作为其未来发展的判断。
你还想关注更多信息,提前抓住机遇吗?现在就威信搜索“万腾云”添加关注,更多资讯助您掌握先机。